2009年5月11日星期一

第五天:Bukhara (晴)


Bukhara: 美女
Originally uploaded by Hong Seek.

一片晴朗的天空结对能让你的心情特好!从Samarkand 到Bukhara花了我们大约4小时的车程。Bukhara是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的许多建筑古迹都能追溯到中世纪甚至更早。几乎所有的Bukhara市民都坚信这古城已超过3000年历史。在伊斯兰教传入中亚前,萨满教、拜火教、佛教、摩尼教、景教、基督教都曾在Bukhara盛行过,据说,Bukhara就是源于梵语,是“佛教寺院”的意思。Bukhara自诞生之初就和宗教有着紧密联系。 公元708年阿拉伯军队攻占布哈拉,把许多教堂、寺庙变成清真寺,强迫当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从此处于欧亚大陆上重要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地位的Bukhara,很快成为伊斯兰世界著名的文化和学术中心,被誉为“伊斯兰穹顶”。

抵达民宿已经是下午1点钟。我们基本住进了一个被景点围绕的民宿。从民宿出来就是景点,非常方便。这里的景点和其它城市的景点有很个很大不同之出,那就是这里的景点大多数不收入门票。代价呢就是他们将这些景点变成为销售手工艺品的小店。(从商家们收取租金来维修和运作)这个景象让我想起耶稣曾经说过:"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你们切将它成为贼窝"。当然这句话形容这里有点过份。不过我不能不承认那古铜味让这里不再宁静。还有这里也相对比较有"典型旅游区"的气象。商店,网吧,餐厅都比较齐全,也开的相对比较夜。如果你是想要比较"富贵"的旅行,我想那这里勉强还能够满足你。

从民宿出来,围着我们的都是一座座的古建筑物,我们基本上就好像在一座古城里。那一座座的建筑物铺满了一家家的小店仿佛是在演绎当年丝绸繁华的景象,可惜如今卖的不再是那丝绸、马匹、奴婢。。。而只是卖那些为旅客而生存的手工艺品。沿着古城走你会来到阿尔卡禁城(皇宫),阿尔卡禁城墙周长780米,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由于世世代代在原来的地基上不断重建导致禁城的地基越来越高因而形成了山上城堡(18米高)。这里是历代布哈拉统治者生活、工作的地方。内有清真寺、监狱、仓库、手工作坊、马厩、武器库、造币厂、交易市场、医院和药店等。城的正门朝西,门外是大校场,称为列吉斯坦广场,布哈拉的统治者们经常站在城门上一个木亭子里观看盛大庆典、阅兵或斩首罪犯。经过红军的轰炸机的轰炸下,如今禁城内只剩下25%的建筑物,另外的75%有如废区。不过在这废区可是城里的最高点,也因如此在里你能观看非常漂亮的夕阳(条件:必须买通保安)。

For more pictures pls visit pages 17 to 24 @ http://www.flickr.com/photos/hongseek/sets/72157617119703158/detail/?page=17

2009年5月3日星期日

第四天:Samarkand (阴)


Samarkand: 当地货币
Originally uploaded by Hong Seek.

为了方便,我们安排了兑换的负责人早上到我们民宿为我们兑换当地钱币。当地的钱币称为Uzbek Sum,基本上由1000,500,200和100主成。而1美金兑换率大约1400左右。换句话说如果你兑换100美金那你至少拿到140张1000大钞!由于那负责人在我们吃早餐的当儿到来,我们唯有放下手中的“吃饭工具”去进行那艰难的兑换任务。顿时场面热闹的很,每人面前都堆满了一贴贴的钞票。真的很有“分赃”的味道。也许你会问我们就这样每天带着这么厚的钱出门?没错!我们是这样每天都过着那“土富豪式”的生活!哈!

我们和昨天一样依然带着那搞笑的帽子出街。路上的路人依然还是投来异样的目光,有些还会哈哈大笑,大胆的还会过来动你的帽子。来到帖木儿妻子“比比哈”(中国籍妻子)的清真寺又称为“比比哈清真寺”,据说当年她建这寺是为了让帖木儿凯旋归来的一个惊喜。可是那建筑师仰慕这比比哈已久。非得要吻到她才肯将这寺建好。结果比比哈没法唯有顺从他意,让他吻她的面腮。谁知这家伙既然用力过度导致比比哈的面上留下了痕迹。帖木儿发现后大怒将他即刻处死,然后下令所有的女人都要蒙面。(哈哈!可能这就是回教徒蒙面的起源地)

在“比比哈清真寺”旁边有一个市集,那里主要是卖一些当地人的土产,日常用品和菜市场。我们的到来引起了"轰动"(主要是因我们那怪异的帽子)大多数人看见我们都露出怪异的笑容和小声说大声笑举动。不过他们还是很热情和你打招呼,尝试和你沟通(虽然大多数都是鸡同鸭讲),要求和你拍照,当中也有让你尝他卖的食物,当然这只是纯粹是为了做成生意。

我们选择了市集的一家餐厅解决午饭问题。基本上当地人的餐厅除了和我们一样的桌子和椅子之外,还有一种将小桌摆在一个象“床架”的餐桌(能坐上8人左右)。刚好这种饭桌已坐满人,我们唯有找一张坐比较少人”share”。可怜的两个local小妹妹被我们突然而来的“外星人”(理由:戴着古怪帽子)执意要和她们同坐搞到哭笑不得。一段的“鸡同鸭讲”,我们还是坐下来了。慢慢她们也会过神来,她们俩人还会帮我们倒茶,分面包呢!(哈哈!到会欺负人)我想这可是她们人生的一大趣事呢!哈哈!不知她们会不会老时将这段趣事讲给她们的孙儿听?(还真的好会发梦)

午饭后我们到一个贵族陵墓城又称为Shah-i-Zinda,在这城的外围铺满了一个个墓碑。你会发现每个墓碑都有一副很大的相片(至少有12R),和我们中国人的“passport size”真的有点小巫见大巫。由于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这些墓碑被一大片盛开的油菜花围绕着,也显得格外的平静和安息。进入Shah-i-Zinda,有如到了居民社区,巷道两旁的坟墓有门有厅规格井然。那些在墙上的雕刻和绘画也显得格外漂亮,果然很有贵族的气派,真的名不虚传。我们一直在那里呆到旁晚,必然这美丽的地方那怕它是个墓地也要好好的欣赏她的美。

For more pictures pls visit pages 10 to 16 @http://www.flickr.com/photos/hongseek/sets/72157617119703158/detail/?page=10